倫敦市長薩迪柯汗表示:「如同1950年代,空氣污染正在扼殺倫敦市民的健康。它是不同於過去的隱形殺手(此指汽機車排放的廢氣)」。翻攝英國《衛報》。
19世紀末的「倫敦霧都」
1952年12月倫敦爆發「大煙霧」(Great Smog),是英國工業革命以來不斷惡化污染的空氣危機大爆發。官方統計霧霾導致4000名早產兒的死亡,並導致十萬人以上受到呼吸道疾病影響(Marcus Lipton,1953)。甚至有科學家事後計算,認為死亡人數恐怕更多,估計有逾12,000人死亡(Davis, DL; Bell, ML; Fletcher, T 2002)。倫敦1952大煙霧也因此成為英國治理空氣污染的歷史轉折點。
「大煙霧」事發經過
當時,高氣壓覆蓋英國全境上空,給倫敦帶來寒冷和大霧的天氣。倫敦許多家庭為取暖而燒煤,導致壁爐煙囪和城裏工廠的煙囪不斷向空中噴射煙塵,同時期,倫敦正逐漸淘汰路面電車,開始全面使用內燃引擎的巴士。這些供給暖氣的火力發電廠、內燃機車產生的亞硫酸(二氧化硫)等大氣污染物質在冷空氣層中如被鍋蓋封閉一般不得排散,污染物遂濃縮形成值數僅為pH2的強酸性、高濃度的硫酸霧,使得倫敦空氣灰黃、渾濁、臭氣熏鼻,令人窒息。
隨後,煙霧侵入民宅,導致人們眼痛、鼻痛且咳嗽不止,黑暗中交通事故不斷,救護車與消防車也難以出動。大煙霧的隔周,各醫院收治了大量支氣管炎、支氣管肺炎、心臟病的重患,總計大煙霧期間死亡4,000餘人。另有諸多老人和兒童為慢性病患者。其後數週又有8,000餘人死亡,合計死者數達12,000人以上,成為罕見的大慘案。
附註:亞硫酸氣體的正常峰值濃度為 0.1 ppm 至0.7 ppm ,總懸浮微粒的正常值為 0.2 mg/m3 至 1.7 mg/m3 ,目前儀器多針對PM10及PM2.5檢測,超出即屬異常。
圖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年5月14日公布空氣品質的相關規定
圖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年5月14日公布空氣品質的相關規定。
2015年11月2日倫敦西敏橋的濃霧,翻攝自Toby Melville / Reuters
政府重視,法律大換血
根據1891年倫敦的公共健康法案對污染空氣嚴重的工廠提出控訴,往往無法成功,辯方常用的理由是倫敦70萬戶家庭的壁爐煙囪產生的煙佔總量的95%,而當時壁爐被認為是傳統家庭生活的一部分,幾乎無法想像禁用壁爐。
直到政府修改了多項法規,包括1956年的《清潔空氣法》,透過立法管制與環保教育,禁止家庭和工廠燒煤,加上正值英國傳統製造業生產向海外轉移,國內開始產業轉型以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為主,倫敦、曼徹斯特等城市的空氣質量逐漸改善。雖然不再有殺傷力巨大的霧霾,但倫敦,還有英國其他工業重鎮的空氣質量改善,經過數十年,時至今日仍需努力。
「罰鍰只是開始,爭端遠未結束。」
前陣子,英國倫敦市長薩迪柯汗(Sadiq Khan)向倫敦全市民投下一顆震撼彈,他宣布2017年開始繳納空氣污染費,禁行柴油車則從2019年開始。倫敦市長薩迪發表的環境計畫包括對進入倫敦市區的高污染車加收10英鎊(約430元台幣)空氣污染費;設置超低排氣管,廢氣排放未達標準車輛將被罰款等措施,以改善倫敦空氣品質。
100年過去了,汽機車不再讓生活便利
根據調查顯示,在倫敦市區自行開車反而讓生活失去效率。倫敦開車通勤者一生至少需要106天的時間尋找停車位,倫敦每年因為交通堵塞花費的時間成本以及增加的通行成本更高達20億英磅。除了放置汽機車的空間問題,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汙染也危害民眾健康,在英國每年約有40,000人因為空氣污染,造成氣喘或肺部感染而早逝,其中絕大部分為兒童。
政府為了改善交通擁擠與空氣汙染問題,自2003年起針對上下班時間入城的客車課徵11.5英磅(約四百多台幣),希望藉此鼓勵民眾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。然而,擁擠費實施至今,成效究竟如何呢?
以罰鍰為手段,締造十年的綠色黃金城
事實上,擁擠費實施之後,倫敦市區的交通量確實有明顯下降,每天的平均車輛維持在11萬車次左右。另外,交通擁擠程度也有明顯的改善。英國的數據顯示,擁擠費實施之前,上下班時段的平均時速大約為26公里,政策實施之後,平均時速大約維持在42公里,全年收費區域的整體交通擁擠水平平均降幅高達30%。此外,倫敦市區的空氣品質也因此明顯改善。根據2003年以來的研究顯示,擁擠費實施一年後,柴油車排放廢氣的大宗PM10排放量降低11.9%,整體NOX排放量降低12%,而二氧化碳(CO2)排放量也降低19.5%。由此可見,擁擠費對倫敦的經濟以及環境都具有明顯的效益。
倫敦市長薩迪柯汗,翻攝自英國《太陽日報》
持續60年的空污戰爭
反觀台灣,根據交通部統計,台北市有16.5%的駕駛人每天要花半小時找車位,平均一人每天要花14.5分鐘,找車位所需時間居全國之冠。但是與倫敦相比,台北尚未提出相關法條或罰鍰,儘管倫敦採用的方式未必完全適用台灣,但汽機車的停放、交通壅塞與空汙排放確實是目前城市亟待處理的問題。
改善空污並非一朝一夕,過程極其複雜,尤其是必須在經濟增長和控制空污兩者之間找到恰當平衡。其實英國「大煙霧」事件發生後,倫敦政府最初的反應是否認自己有任何責任,也否認有必要擬定新的法案。倫敦地方政府的煙霧調查報告交上去也無法發揮作用。最後,是在部分議會議員的極力推動和促使下,政府才委托休·畢佛爵士撰寫了空氣污染調查報告,明確了污染的分子組成,建議政府設置法條保證無煙煤的供應,氣象部門應該提前發出霧霾警報,城市設立無煙區、保障公共綠地、禁止擴建住房超過一定比例或破壞周圍環境等等。
除法律強制約束,倫敦政府更積極以各種手法鼓勵或教育民眾選擇更環保、健康和乾淨的生活方式,比如:電動車進城免收進城擁擠費、根據汽車油耗量收取不同金額的稅金、補貼家庭安裝太陽能板。
空氣品質地圖找出街道空污的真實問題
台北也許沒有如倫敦那般強力的金援支柱,甚至前陣子的公館人行徒步區(Car Free Zone)僅是曇花一現。但是我們如果能藉由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空氣品質地圖系統,深刻感受到空氣污染的重要性,並且能輕鬆追查空氣汙染源(能有足夠證據向環保署舉報並改善之)、規劃好空氣活動路徑與了解城市整體建物設計,當民眾需要買房可以參考該地圖數據,選擇好空氣的地點,也能提供政府制定相關法規,供建商與城市規畫使用,避免建物過高、路窄、車多等因素使污染無法排散。長期觀測街道的空氣品質、提升人民的環保意識與自覺行動,加上政府的環保政策的制定,諸如:汽車依排放的「汙染量」收取稅金(註:引擎容積量並不代表排放汙染量)、規劃更多綠地空間、更嚴格的汽機車排氣管制檢驗、鼓勵車輛老舊換新等,可望逐步改變我們城市的生活樣貌,乾淨城市才能養出健康身體和降低癌症等疾病危害的風險。
參考資料:
BBC中文網 王榮《分析:中國能複製倫敦的治霾之路嗎?》
http://www.bbc.com/zhongwen/trad/indepth/2014/02/140203_background_london_smog
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1952%E5%B9%B4%E4%BC%A6%E6%95%A6%E7%83%9F%E9%9B%BE%E4%BA%8B%E4%BB%B6
FUEL FOR THOUGHT Drivers to be hit with new £10 daily ‘toxic charge’ from next year in London and ‘other major cities’ by ELLIE CAMBRIDGE (The Sun News)
7 Cities That Are Starting To Go Car-Free by ADELE PETERS
http://www.fastcoexist.com/3040634/7-cities-that-are-starting-to-go-car-free
Sadiq Khan unveils plans for extra charge on London's most polluting cars (TheGuardian News)